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上海卷)數學科目考試于6月7日下午順利結束,市教育考試院隨即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張曉東、華東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林磊、延安中學張雄、控江中學許敏、上海財經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附屬北郊高級中學張林森等滬上部分學科專家就此次數學卷進行座談研討。專家們普遍表示,試卷嚴格遵循上海市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整體結構設計合理,注重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科學性、公平性。立德樹人,體現學科育人價值。
注重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考查
試卷重視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學生在比較復雜的情境中,對問題所出現的信息進行合理整合、抽象出問題中所隱含的數學本質。
試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均有一定的考查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對數學概念有記憶性認知,還需要一定數學素養的支撐。例如,提出“接近”數列這一新的概念,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研究,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表達。又如,通過一個圖像的旋轉,考查學生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試卷注重對直觀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學生能借助幾何的直觀和空間想象,建立數與形的聯系。例如學生通過閱讀三個代數式子,把直線和圓位置關系的代數表達轉換成幾何特征,進而求解一個最值問題。
突出學科特征與能力培養
試卷延續了難度從低到高的設計理念,從基礎試題開始,能力要求逐漸提高,突出學科特征與能力培養,對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有很好的區分效果,有利于科學選拔。
試題注重考查數學學科的表達特征,如對實數x1、x2、y1、y2滿足等式的數學理解,對所求表達式
試卷結構穩定,運算量適當
整張試卷與去年試卷的結構、題型、題量、難易度一致。在考試目標上,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約占40%,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約占40%,數學應用與探究能力約占20%。考試內容中,數與運算、方程與代數、函數與分析、數據整理與概率統計約占65%,圖形與幾何約占35%。試題有很好的層次性和梯度。不僅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還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對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均有涉及,比如數形結合、等價化歸、分類討論等。整張試卷的運算量適當,避免繁雜的數字與字母運算,擴大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立德樹人,體現育人價值
可喜的是,試卷中出現了我國古代數學的經典名著——《九章算術》,題目中以書中的“陽馬”概念為載體,考查了立體幾何中的棱柱與棱錐,設計思路新穎。試題將數學文化有機地融入試題,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很有現實意義。
在有關對群體的人均通勤時間的應用題中,要求在對人均通勤時間函數單調性討論結論后,說明其實際意義。可知自駕群體在整個上班族中占比達到一定值后,人均通勤時間隨自駕群體占比的增加而增加,從而隱含了鼓勵公共交通出行的環保理念,宣傳綠色生活、保護地球的現代意識,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思想。
改革開放40年,上海高考數學卷在改革中前行,在探索中完善,逐步形成了能力立意、概念理解、理性分析的試卷結構特征。
考后關注:
2018高考答案 | 2018高考真題 | 2018高考作文 | 滿分作文